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资讯攻略 > 游戏攻略

狂怒2储存器收集技巧指南(我的猎人可以捉宠物啦,请问从10级开始带什么好)

发布时间:2023-03-15 21:24:40作者:小编酱

我的猎人可以捉宠物啦,请问从10级开始带什么好

11级任务熊赖爪纯白色,看着耀眼的很在铁去洛克么单的路上

1.狂怒电影中男主角驾驶的坦克型号

主角“狂怒”坦克是谢尔曼的二战终极型号M4A3E8,是在福特汽车公司建造的M4A3坦克基础上,换装了HVSS新型悬挂系统,安装了76.2毫米54.5倍径火炮,提高了穿甲能力,采用了湿式储存法,可防止殉爆。经过上述改进后,M4A3E8坦克勉强能够与德军“黑豹”中型坦克一战,但在面对车体正面装甲厚100毫米,火炮正面防盾厚达110毫米的“虎”式坦克时,还是显得力不从心了。

二战美军的“D口粮”为什么被称为“的秘密武器”

D口粮(D RATION)通常被士兵们称为“D-bar”,是二战期间美军相当有名的食物。在美军中,D口粮的目的是“取代错过的一餐的紧急配给”,用今天的话说就是“野战单兵高能食品”,二战美军的D口粮其实就是块黑巧克力砖(大小约80 x 33 x 20 mm)。美军从1930年代中期就盯上巧克力,在保罗·P·洛根上校(Paul P. Logan)与美国好时巧克力公司的共同开发下,于1937年拿出了被称为“Logan Bar”的巧克力砖。很快它通过了美国陆军的标准坚定,成为“美国陆军野战口粮D”(U.S. Army Field Ration D)。一块“D-bar”的成分是:共4盎司(约113.4克)的D口粮棒,按重量份数计。(有2盎司和其它包装的)160份54%可可脂的纯巧克力160份蔗糖30份可可脂20份生燕麦粉70份脱脂奶粉1/2份香草醛(或1/6份乙基香草醛)0.45毫克盐酸硫胺素其中可可粉可以提神,蔗糖能带来热量,脱脂奶粉增加营养和提高口感,生燕麦粉用于提高巧克力的熔点,便于在热带地区使用(也让其变得死硬);香草醛是香草口感的来源,盐酸硫胺素其实就是维生素B-1的一种形式。美军在研制D口粮的时候采取了“适口性”的概念,即:1.紧急配给口粮不能太好吃,免得士兵馋嘴,故意将之作为糖果零食吃掉,到需要的时候没得吃。2.紧急配给口粮不能太难吃,如果士兵因为太难吃而抗拒食用甚至抛弃口粮,那还不如让士兵吃进肚子里。这个适口性概念对D口粮的影响很大,原本按美军的意思,是要把它做成猪都不会吃的东西,但经过辩证,人们得出了结论——还是得加点调味品进去。最终的结果就是,D口粮不好吃,但也不难吃,你肚子不饿的时候根本想不到它们,肚子饿的时候也不会拒绝它们。1942年8月27日,好时巧克力公司因生产D口粮,获得了的“E”奖,美军高层对D口粮赞不绝口,毕竟他们的初衷只是:“重量4盎司、耐高温、食物能量高、口感比煮土豆好一点”的食物。问题是,美军伺候的可是一帮少爷兵,在别国士兵饿得吃糠咽菜的时候,他们已经喝可乐,吃午餐肉,舔冰淇淋了。D口粮这种味同爵蜡,又有着巧克力属性的东西,便时常引来吐槽。而且与堪称“豪华”的K口粮比起来,D口粮太可怜了。K口粮里面有花生棒、肉汤粉、肉罐头、饮料粉、口香糖,香烟……士兵们的意见是——这破巧克力是谁搞出来的?是要害死爹吗?明明是个混凝土块,为什么要冒充巧克力?还有人表示自己已经被这块巧克力害死了,这一定是派人混进了我方工厂,求求国家做主枪毙了那些黑心资本家吧,否则战争就靠它输了……不少人直接骂上了:TMD!给颗糖怎么了?非要发黑肥皂给我们啃?于是美国真的给士兵们发了糖,而且推荐把巧克力砖粉碎,连糖一起煮成热可可喝下去……其实D口粮在战场上起到的作用非常大,比如补给跟不上或被包围在冰天雪地里的时候,高能食品完全不是其它食物能取代的,除了难吃。当年的D口粮还有个问题,这东西顶一餐还行,餐餐吃绝对会让士气低下,过高的含糖量会让胃酸增多,发生食道反流、烧心、吐酸等问题。(现代野战高能食物都采取了酸碱混合食用的)所以,许多美国兵是见着巧克力砖就愤恨(他们对午餐肉一样愤恨),这东西很容易成为士兵身上积攒的最多的食物。它确实达到了设计初衷,大兵们完全没法将之做糖果食用。而且D口粮的说明书也很引人发怒,早期囤积的D口粮盒子的说明书上贴着个“警告”:吃太急会引发胃痛,应缓慢食用。TM谁会吃太急啊!这东西硬到啃都啃不动!开始美军本来准备用铝箔包装,但因为当时铝箔紧张,D口粮采用了涂蜡的合成纸板以及玻璃纸包装(部分锡箔),因此它很容易发生保管问题,比如因温度变化发生表面翻白现象(现在巧克力也会这样)。士兵们便找到了机会,见到这种巧克力马上借口“坏了”将其扔掉。于是,1943年以后的盒子警告改成了“开花不会影响棒棒的食用品质,储存条件可能导致棒材表面变白,但并不影响它的食用质量。”可能是美军发现往巧克力盒里面印标语效果很不错,1944年2月后的D口粮盒上又印了:“警告!蚊虫叮咬会导致疟疾,如果你处于疟疾流行区,请穿上衬衫,袖子向下卷。在日落和日出之间在户外使用驱蚊剂”字样。1939年,好时工厂每天生产10万根口粮棒,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,整个好时工厂每周生产2400万根口粮棒。据预测,在1940年至1945年期间,超过30亿D-口粮(!)由好时公司分发给全世界的盟军。D-DAY的时候,“兄弟连”的那些空降兵们,储备了供2.4万人使用3天的D口粮,发挥了重大作用。这东西再不好,一天也能提供大量的热量,实在是太顶用了。而且,美军随后也发现了D口粮还有个妙用——自己不吃,可以拿来换呀!能量高的D口粮美国大兵已经吃烦了,但那些战乱地区的人哪有这种口福?于是美国大兵们拿这些没用的巧克力换了不少好处,小到粮油零嘴,大到珠宝金银,甚至拿来收买人心,或者换个欧洲女郎的鱼水之欢。当年美军的巧克力和香烟在欧洲不要太好用!比如电影《狂怒》中就描写了这种场景,打字员与驾驶员在讨论是不是“给块巧克力她就能跟你睡”,结论是“有什么不行,4根烟都行”,后来整个车组都靠一点吃喝物资进小镇里胡天胡地了一番。更令人叹息的是《兄弟连》有一集中,韦伯斯特给荷兰小男孩巧克力的场景,小男孩碰到的第一口眼睛就亮了,一点也感觉不出D口粮的难吃。一旁的中年男人叹了口气,说这是小男孩第一次吃巧克力。这里采用的其实是个内涵描写,荷兰、比利时都以糖果出名,出产世界最顶级的巧克力,他们的巧克力比美国的D粮岂止好吃10倍?然而因为战争,这里的孩子居然连家乡的土特产都没尝过,即便令美国大兵发疯的限制了口味的D口粮都觉得甘之若饴,可见战火中的饥馑是多么的可怕。再看看那些大骂D口粮的大兵,这是不是种讽刺呢?

德国人发明的火焰喷射器为什么被称为一战“魔鬼”武器

火焰喷射器实在是一件令人胆战心惊的武器,光是使用这种武器本身,就已经非常考验人的神经了。简单的说,它毫无人性,无论是使用者还是受害者,它都会严重的摧残其神经,可谓泯灭天良。实际上,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些毒气弹、机关枪、重炮,火焰喷射器就是个弟弟。但喷火器过于残酷,它不像毒气那样靠防毒面具、防毒坑道、上风头能躲避,也不像机枪大炮那样很痛快的把人干掉。光是观看人被烧死,就让许多士兵从此开始恐惧肉类食物。被喷火器击中的人,会在油料的包裹下遭遇烈焰焚身的痛苦,衣物、皮肉、脂肪、毛发都会被点燃,直到被烧死为止,你都会感受到这世上最煎熬的火刑之苦,除非有人能给你个痛快。许多在喷火器攻击中幸存的士兵,都有不得已干掉自己战友的经历,当你的亲密战友被点成了满地翻滚的火炬,痛叫嘶嚎着的时候,要么你等他被活生生烧死,要么咬着牙给他两枪结束痛苦,这是件极为残酷也没有办法的事情。二战电影《狂怒》中那个坦克连长在“朗森打火机”被打爆后,能咬牙掏枪给自己来一发痛快的,也算是个硬汉老兵了,他绝没少见同僚被火烧死。还有些情况比结束战友痛苦更令人揪心,堑壕中被点燃的士兵会丧失理智,四处乱跑,他们很容易会造成更大的骚乱甚至抱住另一个人,于是人们不得不在他们疯狂时尽快将其处决。当然,在那些被喷火器完全点成行走火炬的倒霉士兵之外,还有更多的士兵仅仅只是被火焰所伤,他们有幸留得一命,但也许接下来才是最大的折磨。烧伤治疗从来都是医学中最麻烦的科目,尤其是战地烧伤治疗,人们缺乏必要的器械以及足够专业的医生,更没有动手术的时间,因此许多烧伤的士兵都会死于接下来的烧伤炎症。(那些反胃的图片我就不放了,烧伤的任何一张图片,哪怕痊愈图都足够让人吃不下饭,也希望这个社会给严重烧伤患者更多的关爱和帮助)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们甚至没有合用的抗感染药物,磺胺类药物在1932年才被初步研制(百浪多息),1937年后才得到真正的发展。弗莱明在1929年才发现青霉素,1941年牛津大学才发明提纯方法,1943年方完成工业制备。这些抗生素“神药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连影子都没有,人们顶多对烧伤进行开放式的处理、草药治疗、病灶切除或者用油脂涂抹,因此,被喷火器烧伤的人员基本得不到良好的治疗。即便在今天,战场烧伤也是个麻烦到要命的问题,烧伤远比子弹、炮弹击伤更难治愈,部分烧伤尽管仅仅表现在皮肤上,实际却对皮下组织、肌肉、神经、血管、脏器、骨骼、血液循环、免疫系统都会产生很大影响,动辄就会要人性命。只要想想一战时那些士兵的战壕足都无法得到良好处理,就能明白许多烧伤者会是什么下场了。即便治愈,烧伤都会造成极为痛苦的肢体后遗症,会出现长期的旧创疼痛,在后半辈子的时光里持续的折磨人。有些士兵被烧伤毁掉了面容,造成肢体残疾,几乎连做人的尊严都没有了。所以,战场上的士兵对喷火器存在着一种又恨又怕的复杂情感,再加上生物与生俱来的对火焰的恐惧,说火焰喷射器是“魔鬼武器”并不为过,它杀伤的人数虽然远比不上毒气,但带来的痛苦并不比毒气差多少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,火焰喷射器是个非常非常普遍的武器,尽管我们在一些文章、影视中很少看到它们的戏份,但这不代表它们很少存在。根据德军的统计数据,他们发动了650次比较大规模的火焰喷射器攻击,英法两国的数字不会比这低多少。事实上,德军自世界大战爆发的头几个月就已经开始轮番的投入喷火器,从凡尔登到弗兰德斯再到索姆河,到处都充斥着喷火器的身影,人们攻阵地会用它,守阵地也用它,只要火焰一开始狂喷,再坚固的阵地和再勇敢的士兵也会崩溃。而且喷火兵还是个非常不讨好的高损失兵种,一战时的喷火技术相对落后,燃料罐很容易被打爆,喷火兵还需要组成2-6人小组运动,即便是被称为“单兵喷火器”的德国Wex 1917,实际上也搭配了两个人一起使用。再加上防火衣和沉重的燃料罐,以及手上点燃明火的喷枪,以及被安排站在普通步兵前面的阵容配置,喷火兵们非常容易成为被集火的对象,惨叫着被打成火人。因为会被集火和爆炸燃烧的属性,许多己方士兵都会敬而远之的避开喷火兵,哪怕这些人会帮助他们更轻易的夺取战壕和毁掉堡垒。德军后来还出现过一些拿喷火兵做牺牲品的说法,他们利用大量招募的消防员喷火兵去吸引火力,让己方部队完成在另一边的突破,从而让喷火兵的牺牲更是雪上加霜,凄惨无比。就连敌人都不会原谅喷火兵,因为德军的喷火兵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恐慌,因此英军干脆将喷火兵当成了泄愤的对象,凡是在战场上抓到同盟国的喷火兵,他们都不会留下活口。但是,连英法自己都在仿制和开发火焰喷射器,并且用之给德军同样带来了极为惨烈的杀伤。英国甚至制造了一个重达2.5吨,长17米,配有火车轨道的4个巨型喷火器“Livens Large Gallery Flame Projector”,它们在索姆河被炸掉两个,剩下两个喷出80米开外,一口气夷平了德军一大块阵地。根据后世的统计,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火焰烧伤占据了整个战伤比例的1%,而燃烧弹滥用的二战这个数字也不过2-3%,这还包括了疯狂的李梅火攻和两颗造成的的烧伤,可见一战的士兵是生活在怎样的一场战争中。一战的这个“魔鬼”在当时并没有完全迸发出真正的力量,在二战时,因为铝热炸弹、凝固汽油、白磷弹的大行其道,士兵们才真正的进入到了焦热地狱之中。

狂怒的火柴人2闪退解决方法

运行《狂怒的火柴人2》的时候如果遇到闪退,首先,先要确认自己是否安装好了《谷歌市场》和《谷歌服务框架》。如果依然存在闪退现象,很有可能是数据包文件丢失所造成的,这时我们只需重新安装,覆盖原有数据包即可。 这里提示大家《狂怒的火柴人2》的数据包存放位置是:SD卡/Android/obb/com.rockstargames.gtasa 狂怒的火柴人2官方介绍:《狂怒的火柴人22 Anger Of Stick 2》是一款画面非常火爆的横版动作游戏,玩家要控制火柴人不断的跳跃躲避敌人的子弹,然后通过强大的火力压制敌人,游戏采用比较常见的虚拟摇杆控制,左边是方向按钮,右边是攻击以及跳跃按钮,游戏中可以购买各种武器,然后通过不断的杀敌来赚取金钱再进行升级。游戏画面并不出彩,但是却有着细腻的连招设定,玩起来别有乐趣。

收藏

相关资讯

相关游戏

更多 >
  • 热门资讯
  • 最新资讯
  • 下载排行榜
  • 热门排行榜